2006年4月舉行的第32屆校運會👧🏽,當時我是MK体育團委組織部的一名幹事,因為組織部負責拔河隊的後勤工作,我需要做的工作就是在每天晚上拔河隊訓練時✸,用我那輛70元買的沒有刹車的N手自行車將拔河繩和桶裝水從新校區駝到老校區四教後面的籃球場邊,那裏有幾棵環抱的大樹🚣🏼♀️👨🏽🦰,是拔河隊訓練的場地,每天的訓練就是隊員們把拔河繩栓在樹上👩🏽🔬,和樹對拔,一遍一遍的重復起繩、壓繩、挺腰、發力等技術動作。我們後勤隊員在他們訓練間歇就要送上溫熱水🤼,幫他們揉肩、甩手🌉🟢,我非常羨慕那些能夠上繩的大塊頭運動員的,自己因為當時只有60公斤的體重肯定不能拔河👩🏼,只有搞後勤服務工作🤵🏿♂️,訓練到後期,學生會的師兄師姐就會組織專門的陪練隊跟主力隊對拔,偶爾我就有機會上繩去過下癮🕐。再到後面,每天晚上由青年先鋒隊隊員組成的啦啦隊還要跟拔河隊進行合練,八名旗手列成兩隊,平均站在拔河隊員的兩邊,兩名鼓手先敲一段“將軍令”,啦啦隊開始熱場🧖🏼,然後領喊一聲令下🙅🏿⏲,啦啦隊開始喊“1、2、1👨、2”,旗手要整齊劃一的壓旗☝️🧜🏼♀️,鼓聲、啦啦隊的口號和旗手壓旗的動作跟運動員發力的節奏必須完全一致。正式比賽時,啦啦隊領喊是動醫03級的張俊山師兄,他威風凜凜的站在桌子上,負責控製隊員進場和啦啦隊的節奏👩🏿🦱,在賽前通過各種喊話激勵我們的啦啦隊大聲呐喊,還要跟對手的領喊叫板,現場的氣氛非常熱烈之後雙方的運動員才會在十幾面紅旗的帶領下🧛🏻♂️,在“將軍令”的鼓聲中和啦啦隊的歡呼聲中閃亮登場🐦,然後雙方啦啦隊再是一陣比拼,比賽才正式開始📁,一場比賽下來,領喊的嗓子啞了🙌👮♂️,啦啦隊員的嗓子也啞了。
動科院拔河隊一路過關斬將🐗,與經管院會師決賽🏷♙。決賽是在四教後面的籃球場上舉行的✹,現場紅旗招展🧏🏼☁️,鼓聲👩🦱🈚️、歡呼聲、口號聲震天作響✂️,球場上全是雙方的啦啦隊和前來觀賽的其他MK体育的同學👨🏻🎤🧜🏻♀️,球場邊的樹上和教學樓的窗口全都站滿了人,以至於時任副校長的張強老師是站在一輛工程車的吊鬥裏才拍下了至今仍在學校招生宣傳冊上使用的一張拔河比賽的經典相片😽。比賽開始後🆘,雙方實力相當☎️,兩局都是1分鐘左右才分出勝負,各贏了1局,關鍵的第三局由兩個MK体育抽簽選擇場地👨🍼,當時動科院的學生會主席白海濤師兄猜中了硬幣,挑選了大家認為稍微有優勢的一邊場地👡,經過前兩局的比賽🧽,運動員體力消耗太大🌬,第三局開始30秒後雙方隊員都沒有絕對的力量拔動對方,繩子一晃🛌🏼🥁,兩邊的隊員全都倒坐在地上,手裏死死的攥著繩子,拔河繩上的“紅領巾”始終在中線附近一動不動,比賽中倒地的情況是之前專門訓練過的,也都有專門的應對方法,啦啦隊跟著領喊改變了節奏🏊🏽♂️,但是隊員們已經站不起來🦹🏼👩🏼🔧,執行不了平日訓練有素的技術動作,雙方就這麽一直僵持到90秒比賽時間結束,最終因“紅領巾”在靠近我們這邊不到5厘米🧊✉️,動科院獲得了冠軍🧑🏿🚀。所有的拔河隊員們🦗、MK体育領導和老師👩🏽🦲、啦啦隊員、後勤隊員擁抱、怒吼、振臂揮拳,釋放著全部的激情,那場面讓我至今難忘,每每想起依然心潮澎湃💏。那屆校運會拔河比賽的現場氣氛🎗、激烈程度應當是永遠的經典。到現在我還記得一些運動員的名字⏳🧙♀️,範瑞傑師兄👩🏽🌾,王鈺刁師兄🚢,曾捷師姐,晏磊師兄🚝,寇潔師姐✌🏿,還有我們年級的夏得雨、杜山泉、曾知遙、童山峰、田堯夫、吳曉燕等等都成了當時動科院的英雄🍻。
2011年4月份舉行了第36屆校運會拔河比賽🕗,那是我回校參加工作的第一年,第一次以老師的身份可以站在啦啦隊的最裏面👩🏼🚀、最近距離的為運動員加油呐喊。那時校運會已經改成兩年一次了🥂,但拔河比賽依然是同樣的配方、熟悉的味道。小組賽我們跟藝體院🐮、林MK体育、工MK体育、語言MK体育同在一組,第一場比賽贏了語言MK体育🐨,第二場比賽輸給林MK体育後出線形勢立馬變得不容樂觀,因為後面還有實力非常強勁的藝體院。我們拔河隊的負責人也是領喊李順權同學以及其他幾個教練對於比賽的觀念出現了分歧🆎,一邊認為應該上技術動作標準的隊員🤸🏿,一邊認為應該上體重大的隊員🕵️♂️,找到我拿主意,那時的我剛參加工作,還不敢輕易的拿這麽重要的主意🚴♀️,於是連夜冒雨跑到黨辦主任許恒勇老師家裏商量,最後決定上體重大的隊員🪪,我再跑去和教練們交代👩🏽🍳,統一思想後從新進行了陣容排布👩🦯➡️。在接下來的比賽中我們艱難的贏了藝體院🏌🏼♂️,再贏了工MK体育。同時林MK体育輸給了藝體院🧑🏼🤝🧑🏼,小組賽結束後動科院,藝體院🏃➡️🪗,林MK体育同是3勝1負,因為小分和相互勝負關系🤦🏽♂️,動科院和藝體院以小組前兩名出線🧔🏼。半決賽後,我們再度和藝體院在決賽相遇🕴🔬,可能是小組賽贏了他們的心理優勢,也可能是我們的技術動作剛好克住他們,決賽中動科院再度戰勝藝體院獲得冠軍。
後面隨著校運會改成兩年一次👰♂️,同學們關註的事情更多元了👃🏼,校運會受關註的程度似乎逐漸下降了。但自從知道今年要舉行拔河比賽後,已經讀研的魏誠剛和大四的楊一鵬主動請纓要帶拔河隊,學生會的同學們各司其職,那麽多年過去了,拔河隊的訓練、後勤服務、啦啦隊配合還是保持了傳統的套路,還是熟悉的樣子🦹🏽♀️。今年的比賽場次不多💡,我們抽到了只有兩個隊的一個小組,所以一共只經歷了三場比賽就得了冠軍,加上今年運動員的體格應該是動科院歷屆拔河隊最強壯的一次,好像很容易就得了冠軍,但其實這裏面凝聚了多少運動員辛苦的訓練🕟©️、學生會同學們的組織🏊♂️、後勤隊員們的付出📺,恐怕只有真正參與其中的同學才能體會。更讓我感動的是在現在“二課”背景下👈🏽,每次比賽能有那麽多同學到現場來參加這個沒有“分”的呐喊🍇,在我的記憶和理解裏,拔河比賽讓人著迷的地方不僅是拔河繩上力量的比拼,更有雙方啦啦隊員們在場邊氣勢上的較量,如果沒有啦啦隊🍦,拔河比賽就不會有那麽精彩。
從2006年到2021年,從第32屆運動會到第40屆運動會,十六年的時間👩🏽⚕️,9屆校運會拔河比賽,動科院奪得三次冠軍,或許現在的學生不能想象這裏面的不易,但只要經歷過拔河比賽的人,不論是老師還是同學,不論是隊員還是觀眾,那種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的團結🤟🏼,那種忘乎所以的呐喊,集體榮譽感徹底被激發💆🏼♂️,激情完全被釋放,這或許就是一代一代川農人共同的記憶,這或許就是拔河比賽的魅力,就是MK体育注册的魅力🙎🏿,就是青春的魅力🙇🏻♂️。
2006年動科院在第32屆校運會上奪得拔河比賽冠軍
2011年動科院在第36屆校運會上奪得拔河比賽冠軍
2021年動科院在第40屆校運會上奪得拔河比賽冠軍